东大新闻| 55岁大叔“勉为其难”做肠镜,却检出早期肠癌!

2019-07-11 16:19:51


  上个月29日,保定东大肛肠医院的赵增涛主任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:

 

 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。

  上个月25日,作为保定东大结直肠癌普查中心的工作人员,赵增涛主任赶到社区为居民进行肠癌筛查。和过去的7年里的每一天一样:筛查动员、健康科普,安排潜血阳性者进行肛门指诊和电子可视肛门镜检查。

  而张大叔的意外就发生在这一天。

  “给张大叔做完指诊和肛门镜,我们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出血点,他自述也没有不适。但是大便潜血是强阳性(++),我们判断出血点应该是在结肠,或者更往上的胃部。因此我们建议他回医院,做电子肠镜检查。”

  说起当天的情况,赵增涛主任真是记忆犹新,“因为病变部位不在肛门直肠附近,张大叔自己不觉得怎么不舒服,潜血也不是能看出来的,所以大叔对我们的话很怀疑。

  他的家人也觉得这就是医生的小题大做。我们一队5个工作人员,劝了他和他的家人半个多小时,才让他同意跟我们回医院做肠镜。说实话,当时真的很勉强。”

  结果就像赵主任担心的那样,肠镜下异常增生物占了大半结肠,病理结果:“结肠腺癌”。

  不过,还是早期,没有扩散。所以,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条微信。
 

  “人还在,药没了……”

  建议50岁以上市民,每2-3年做一次肠镜

  “人还在,药没了。”这是不少结直肠癌晚期患者面临的窘境——也就是说患者身体状况还可以,但已对所有化疗方案都产生耐药,面临没药可用的情况。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,到现在也还是无解的难题。
 

  早筛查、早发现、早治疗是最好的方法!

  “患者感到不适就诊时,癌症已发展到中晚期。”赵主任指出,粪便是人体给我们的重要的健康信使,“我曾经开玩笑说,每个人拉完,都应该看看自己拉的是什么样子的大便、拉了多少、有没有便血等等。但其实这件事真的不是玩笑。”
 

  此外,要定期检查

  由于45岁以后肠癌发病风险剧增,因此赵主任主张:40岁以后,每年做一次隐血检查,每3年做一次肠镜。

  赵主任表示,“粪便潜血价格便宜,还是筛查的重要手段,缺点是准确性低,对没有明显症状的人,一般通过便潜血进行初筛。

  如果便潜血为阳性,肠道内有息肉或肠癌的可能性很高,建议进行肠镜检查。虽然肠镜做起来有点舒适,但它是目前检测结果最准确的检查方式。